主要性状
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13-131天,平均比特优009(CK)长1-2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综合表现: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后期熟色一般。每亩有效穗数约17.90 万,平均株高106.0 cm,平均穗长21.7 cm,每穗总粒数144.6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4.5 克。两年抗性综合表现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1级,白叶枯7级,纹枯7级。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2.3%,垩白粒率17%,垩白度2.2%,直链淀粉21.6%
产量表现
2011年晚造首次参加我省区试,平均亩产353.23公斤,比特优009(CK1)减产0.65%,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2.99公斤,增产点比例60.0%。2012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484.44公斤,比特优009(CK)增产6.61%,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03公斤,增产点比例83.3%。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74公斤, 比特优009(CK)增产4.52%。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5月底至7月初播种,每亩用种量1.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左右。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龄为17-25天,栽插规格5 × 6寸²,每穴插两粒谷苗,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禾酌情补肥,氮磷钾结合使用,并适当增加磷钾肥使用比例,一般亩产500公斤施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12公斤,适于中上肥力田栽培。管水坚持湿润灌溉,以浅水为主,及时晒田,灌浆期间干干湿湿壮籽,收割前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与一般品种相同,晚造沿海地区注意加强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全生育期113-131天,平均比特优009(CK)长1-2天。丰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抗穗颈瘟,抗性与特优009(CK)表现相当;中感白叶枯,抗性优于特优009(CK)。米质经检测达国优三级。适宜海南省各市县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