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主要性状
中科西陆4号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选育的品种,为早晚兼用感温型常规水陆两用水稻品种,耐旱性和耐瘠性好,既能够在水田种植,也能够在旱地靠雨水种植。在海南全生育期110-130天左右,株高110cm,株型适中,茎杆粗壮,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约11.8万穗,穗长21.6cm,每穗总粒数146粒,每穗实粒数129.2粒,结实率88.5%,千粒重24.5g ;叶色深绿,后期转色好,青枝腊杆,无早衰现象。米质达部颁二级,糙米率79.8%、整精米率66.7%、粒长6.4mm、垩白度1.0、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13.9%、精米率71.6%、长宽比3.5、垩白粒率7%、蛋白质8.04%,除糙米率为二级外,其余指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
主要栽培措施
1、水田播种栽培技术
大田用种每亩1.5公斤,秧盘秧龄早造控制在18天内抛秧,晚造在13天内抛秧,抛秧每亩用45盘左右。合理密植,亩播植1.8万穴左右,每穴3粒谷秧,抛秧1.6万穴左右。施足基肥,科学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中高肥力水平栽培,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采取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办法。科学肥水管理,浅灌勤露,够苗后适度晒田,干干湿湿管理,后期不宜断水过早。
2、水田旱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按当地季节播种,采用三干播种技术即干种子、干土壤、干肥料播种,播种完后灌水待水分自然落干后出苗;全生育期浅水,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整地和播种:土地翻耕耙细后撒播种子,播种量控制在6斤/亩,浅盖土,盖土深度不要超过3厘米。施肥:底肥每亩施用15:15:15复合肥10公斤;三叶一心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孕穗期每亩施钾肥7.5公斤。
3、旱地栽培技术要点
在6月份海南进入雨季后播种,采用三干播种、等雨出苗的措施,即干种子、干地壤、干肥料播种,在预计下雨前一周左右进行,全生育期靠雨水浇灌。底肥每亩施用15:15:15复合肥20公斤,五叶一心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促分蘖,孕穗期每亩施钾肥7.5公斤。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下一次透雨后,每亩用60%丁草胺+25%西草净各150克兑水45公斤喷施;出苗后20天左右,用禾盼(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40克+博阑(2甲氯氟吡)60毫升兑水45公斤喷施。
适应性
2020年11月3日和2021年10月25日,海南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二次组织相关专家,对中科西陆4号大田种植实割测产,第一次为亩产497.6公斤(水田)和384.5公斤(旱地),第二次为亩产517.1公斤(水田)和421.4公斤(旱地)。
抗性: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病鉴定,苗瘟4级,穗颈瘟0级,白叶枯3级。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海南各地区水田及旱坡地区早、晚造种植。
适宜种植季节
海南播种时间为早造12月23日—2月15日,菜后地2月16日至6月14日,晚造6月15日至7月20日播种。
风险提示
缺陷:高肥力田块注意控肥,避免后期旺长造成减产。
风险及预防措施:贫瘠及肥力中等田块重视底肥,视苗情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提高有效穗促成高产稳产苗架,高肥力田块控施穗肥。依据当地植保预报,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和稻飞虱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