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主要性状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6天,比对照特优7118长1.2天;在桂中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8天,比特优7118长1.8天;在桂中北和高寒山区作一季稻或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8天,与对照深两优5814相当。柱头、颖尖为紫色,谷壳秆黄色。每亩有效穗数16.4万,株高124.5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76.1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是5.8、6.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 白叶枯病5~9级;感稻瘟病、中感~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2%,整精米率52.3%,垩白度12.3%,透明度3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
主要栽培措施
1.播种和移栽。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桂中早稻3月下旬,高寒山区适宜在4月至5月中旬因地制宜播种;2~3.5 叶抛栽或4.5 叶插植,亩抛(插)1.8~2 万蔸。2.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看苗补施壮尾肥,每亩施纯氮13千克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8,前期施肥量占90%;抛(插)15~20天开始露晒田,抽穗期田面有水,扬花结束后干干湿湿到成熟。3. 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应性
根据联合体试验资料,2016年参加桂南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4千克,比对照特优7118增产6.20%;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546.4千克,比特优7118增产5.1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4千克,比特优7118增产5.68%。2017年生产试验,桂南早稻平均亩产552.1千克,比特优7118增产1.62%,桂中早稻平均亩产548.9千克,比特优7118增产5.18%,一季(中)稻平均亩产535.2千克,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6.89%。
种植区域
该品种符合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其他稻作区根据品种试验示范生育期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适宜海南各市县早造种植。
种植季节
桂南早稻3月1日至3月10日;桂中早稻3月8日至3月18日;粤北以外稻作区早稻3月1日至3月10日;海南早稻12月1日至翌年2月15日。